湖南理工学院校报数字报纸

2019年11月30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43-0827/G
“三下乡”专版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湖南理工学院校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下乡”优秀典型发言稿

政法学院优秀指导者代表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当代青年大学生运用知识、施展才华、磨练意志、实践成才的大课堂,也是高校教师实践育人、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的重要平台。

作为政法学院专任教师,今年我有幸连续第三次担任政法学院 “情暖夕阳,权益帮扶 ”实践团队指导老师,与团队成员经历了一个收获良多、回忆满满的暑期生活。我带领实践团队前往麦子港社区、学院路社区、金锦社区等地开展了为期七天的实践活动,主要针对社区老年人,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知识宣讲、老年人健康知识普及等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如何切实发挥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效应,对此有几点思考:

1、指导教师角色的反思:引导者、教练员、参谋者。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暑期社会实践是我们专业教师凭身体力行累积师德厚度、以躬身实践夯实专业深度、用言传身教拓展思政广度的重要途径。

2、制度设计的方向探索:二三课堂体制。三全育人战略下,能否从制度顶层设计上将包括暑期社会实践在内的学生实践活动整合优化。比如以校园文化活动、学术科研活动为主体的第二课堂和以校外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为主体的第三课堂,形成人才培养一二三课堂联动机制。

3、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构想:“三下乡”变为“常下乡”。将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实践、创新创业活动对接,进一步加强“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与基地间的稳定、长期服务与合作关系,变“三下乡”为“常下乡”,并在社会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更多地建设新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

4、管理方式的适度改变:学生申请-院部评审-学校审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下,暑期社会实践需要赋予更多的专业内涵,需要充分激活院部专业教师的活力,是否要建立社会实践基层需求调研制度,通过各种渠道认真做好基层需求的了解收集工作;在调研基础上依据学生所学专业、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地组建、派出重点服务团队,实现精准对接。

 

凌晶晶 新闻传播学院优秀团队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我们要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互联网在我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仅是一名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传播者。

我们抓住了信息时代这个大背景,依托新闻传播学院的专业优势。围绕“媒介素养”这一主题,通过“环保新时尚——垃圾分类”、“红色经典进社区”、“幸福‘锦’家”、“社区e家”这四大元素开展一系列活动。其主要目的是结合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并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进行文化宣传,加深大众对媒介信息的认知,旨在拓宽群众接触信息的渠道,提升其对媒介的辨识、批判及使用能力,使人民群众能积极地选择自己接触传媒信息的方式,从而更好地利用媒介。

这次三下乡我们一共开展了五个活动,包括环保知识宣讲、红色经典进社区,为家庭拍摄视频等活动,通过多样的媒介方式,探索社区工作新形式。尤其是在社区e家活动中,我们通过开展社区网格化入户信息收录,同时推广社区微信服务号,以协助社区工作网格化、线上化,破解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本次三下乡,我们走进金锦社区100户家庭,填写材料112份,开展主题活动20次,活动参与人数超500人。我们开展的项目也受到了许多媒体的关注,湖南经视、新湖南、岳阳新闻、腾讯大湘网等都对我们团队进行了报道。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坚定信念、真诚服务。十一月的湖湘大地在等待着我们,社区的美好图景注定有一笔由我们来书画。相信我们的热情能够在新社区建设中发挥它的热度,带去湖理学子的激情,建设更美更好的新社区!

 

美术与设计学院优秀个人代表

在此次志愿活动中,我们团队前往了太子庙社区,迎接我们的是社区居委会的同志们,他们介绍了一些社区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希望通过我们的活动能够为社区文化和环境带来一些改善,对于我们开展的工作也给予了最大的帮助。

我们开展的活动主要有问卷调查、墙体的设计绘画、制作游览攻略地图等。通过一个个的活动,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社区的文化。

七天的实践活动虽然短暂,但我始终忘不了老师在百忙之中带给我们的鼓励、帮助和指导;忘不了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扶持的真挚情谊;更忘不了的是那些给过我们信任与支持的社区居民。

这次三下乡的经历是一笔值得品味的宝贵财富,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温馨回忆。我们走出了校园,看事态万千;走进了社会,品人间冷暖,我们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年轻的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仍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在今天,我不敢放慢自己的脚步,因为在我前面还有着许多值得我去学习,等着我去超越的人。我会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热忱,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化为技能,为更多地区的人们送去温暖。因为我明白这不仅是作为一名志愿者,所需要承担的义务与责任,更是时代赋予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使命。

 

外语学院优秀组织奖代表

20197月,为引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传递青春力量,服务社会发展,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校团委的指导组织下,外语学院紧紧围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紧密结合专业特色,调动专业教师,精心策划,打造了5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这些团队或聚焦传统文化、传播新时代中国文化,彰显了文化自信,或关爱自闭症儿童,提升社区中小学生英语水平,发扬了我校“爱心育人”的光荣传统。

外语学院一直十分重视“三下乡”社会实践,并始终把它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在南湖新区与湖南理工学院校地共建实践育人基地成立的契机下,由我院刘薇老师带领的“大手拉小手”实践团队长期在南湖新区刘山庙社区为40余名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和辅导活动,得到了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启明星心”团队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星星,每一个孩子都值得守护,接受外语教育一个都不能少。今年暑期,团队再一次来到岳阳市经开区“爱弥儿自闭症康复中心”,利用英语游戏、手工课程提升自闭症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等。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号召下,“一带一路”丝路新贸主题调研团队在曹晴老师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知识,以推广萨摩亚果实洛丽果、洛丽皂、发现新型商业贸易模式为出发点,更好地服务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由刘萍老师带领的国家级专项屈原文化宣传团队以“文化+旅游”新视角,扎根屈子祠,利用屈原文化资源,既以文化“强”了村,助力乡村振兴,又以文化与乡村经济相结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外语学院对实践育人工作的积极探索和努力研究、对自身专业优势的应用,学院领导对暑期“三下乡”活动的重视,5支队伍、44名师生的辛苦付出,使得外语学院在2019年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3支国家级专项团队发放问卷690份,撰写了数万字的调查报告。2支校级团队累计服务人数90余人,累计服务时长达50余小时。同时还获得了新华网、中国青年网等媒体的多篇深度报道。学校与学院的社会影响力、社会知名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学校的创大申博中心工作做出了贡献。

七月的骄阳见证着成长,在这个夏天,外语学院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在这个夏天,5支团队,奔赴各地,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热情,演绎出自己精彩的青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湖南理工学院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