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熠:
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专业
何为记者? 我不时地问自己。记者是一种以及时、真实、有效、客观、公正的态度为大众传播消息的特殊职业,记得有这样一句话,记者,记着,记着初心、记着使命、记着责任、记着担当、记着大众,我觉得这是对记者的最本质的诠释。记录大大小小的会议,采访湖理优秀的师生们,看着自己写就的一篇篇稿件在新闻网、校报上发表转载……转眼间也已有一年了,写稿的过程中,我们会为了一个标点、一句话、一个标题,反复琢磨反复思考反复修改。每完成一次报道,心里如释重负的同时,我们也幸福着。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的同时,我也品味了这份工作的辛苦,感受到了别样的快乐。而更多的是,愈加真实地感受到了记者的含义,感受到了使命和光荣背后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铁肩担道义,锦心著华章,很荣幸能和校报的各位同学们共同记录湖理的历史。
王贺怡:
化学化工学院 应化专业
本学期在这不知不觉中接近尾声,我从大一到广电工作的整整两年间,在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下度过了非常愉快的时光,也结识了很多朋友。我十分热爱这份工作,所以在工作时总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在工作中,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学习,并融入到工作中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协助同学工作,当拥有了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时,我发现很多问题也都会被一一化解,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会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学会积累,凝聚沉淀,从而让自我有一个新台阶的跨越。也是在工作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因专业不同需要在理论知识方面多多充电,不断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养,争取获得更大的进步。最后感谢广电让我找到自己真正喜爱的就职方向并定下跨考新传专业研究生的目标。这份荣誉并不会让我止步于此,我会把它当作一种认可继续认真工作下去。
麻紫欣:
南湖学院 汉语言专业
我还清楚地记得初来校报,老师深情地对我们说:“做记者是有情怀的,要写有温度的字,作有深度的文。”一年多来,我参加过学校的重大会议,领略过领导的高屋建瓴之势,采写过优秀教师的动人事迹,聆听过知名作家的精彩讲座。在白日里收获,在暗夜里写稿,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得心应手,所有的所有,都让我深感担起“校园记者”这个身份,任重而道远。校报的每一位同学们,始终秉持对文字的热爱,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探讨每周选题,畅聊心路历程,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思维的敏锐度,升华稿件质量,做到语句深刻而不软绵,内容广泛而不空洞。笔书春秋,步量理工,展校园风采;心有所持,情怀不灭,担笔尖道义,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一直是我的心之所向。在这样充实忙碌的体验里,我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自己的成长,因而更加珍惜在校报的每分每秒。
杨祎凡: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进入广电这个大家庭,从刚开始只是为了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到最后真的把广电融进了自己生活不知不觉已近三年。曾经,我也像许多刚入学的同学一样,对大学生活充满着迷茫,但广电中心的那一句“只有坚持到最后,你才会真正明白自己收获到了什么”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自信,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工作中虽然遇到过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一切都是值得的。三年来的工作给我的感触是:艰辛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终会给你回报,犹豫和等待只会蹉跎岁月、留下遗憾,所以只有“不再犹豫”,才会有“光辉岁月”。就像李宜霞老师和我说过的那样:“通往记者的这条路上,我们哭过笑过,但依然热爱着,依然前行着,依然看见新闻理想在闪闪发光,依然用自己的力量向世界传达正能量!”我想这才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真正的“光辉岁月”。因为热爱,所以值得,因为有大家,才有广电,才有新闻中心。
唐蓉:
新闻传播学院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不知不觉,从刚进广电到现在已经是第三年了,几乎占据了我除学习之外全部的大学生活。在这段时间里,我收获颇丰,感悟也颇多。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能够说熟练掌握每项技术,是辛苦的付出成就了现在的我。我一直记得台里传承至今的话“只有留到最后,才能知道你到底能够收获到什么”。最初完成工作总是磕磕绊绊,但因为有老师以及学长姐的包容,我才成长到能够独立完成一项任务,独立剪辑一个视频。从组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不仅让我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也认识到了更多更优秀的人,有幸和他们一起工作,互相成长共同进步。随着专业能力的提升,在广电中心后期这一块我也开始独挑大梁,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很庆幸当初大一的我选择加入了广播电视台这个平台,并且能够在这里不断成长进步,不仅是我选择了它,同样它也选择了我,而且在这里我结识到了一群有趣的灵魂。我不会因此而止步,初心依旧在,我愿继续砥砺前行。
焦宇珍:
新闻学院 新闻学专业
还记得第一次以记者的身份拿着话筒去采访,第一次自己独立完成一篇稿件,可能语言略显稚嫩,笔触显得青涩,却难掩激动自豪的心情。这一年,大量的采访实践使我获得了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充实与成长。进入大二,学习任务不断加重,电视台的工作也越来越多,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可以承担如此重任。也是在这里,我开始学会权衡事情的轻重缓急,更加合理的安排时间。我懂得了坚持,学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9年,很荣幸成为了广播电视台总台长,不再为采访而奔波,不再为忙碌而烦心,而我新的学习变成了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协调沟通的技巧诀窍,临场发挥的镇定自如。这里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都是我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在大学每一个需要成长的阶段我都在这里得到了锻炼与收获。
文炜璇:
新闻传播学院 广告专业
在新媒体中心的两年多时间里,我真切地感受到新媒体中心作为一个大集体的有爱。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各组之间共同合作,为完成同一个目标而一起前进,充满了动力与热情。而每当看到大家共同完成的作品受到一波波的好评,看着粉丝一点点的增长,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毕竟,这是大家一起流过的汗,熬过的夜。新媒体中心带给我的远不止专业上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团队的凝聚力,成员之间的相亲相爱。在未来的日子,也希望新媒体中心可以带给大家更多优秀的作品,让学校的官微官博发展得更好,陪伴大家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
陈侨:
音乐学院 音乐学专业
从大一到大三,在广电的三年是我整个大学时光最难忘的日子。让我从一个稚嫩的、害羞的小男孩成长为现在开朗、活泼的大男生,感谢广电给予我的锻炼机会。在广电的这三年里,我很好地吸收了组织教会我的技能,现在的我想把自己的本领毫无保留地教给更加优秀的学弟学妹们。作为党委宣传部广电中心学生团队的一员,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知道怎么做会更好,多创新,不要受他人的思维局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在这里把我们广电的本职工作做好做出色才是硬道理,要有个性的张扬,更要有凝心聚才的力量!
翟秀珍:
中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新媒体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平台,就比如“打call”、“C位”这些曾火爆的网络热词,生命期往往很短。而做新媒体工作则需要快速准确地抓住流行趋势,从学校的立场出发,适时增删一些内容,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蹭热度”。在新媒体工作三年,我学习了各类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方法,与学校各领域优秀的教师和学生都有过线下的采访对话。感谢在新媒体中心获得的锻炼机会,加深了我对新闻和新媒体的认知,也坚定了未来的工作和学习的方向。
丁硕: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朝鲜语专业
作为新媒体中心的总编辑,进入新媒体中心以来,我看到了新媒体中心的一步步发展,看着中心的组织架构不断完善,各个部门、小组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通过每天的审查微信稿件,感受到新媒体中心的同学们是如此的优秀,他们每天各司其职,及时向理工学子及老师传达校内外的重大新闻。在这里,我感受到大家怀着满腔的热情投身于新媒体中心的发展中,新媒体的今天离不开在座的每一位,而我也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尽自己所能,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协助主任完成新媒体中心的任务,让新媒体中心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