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伊始,料峭初春。校园里挂上的欢迎条幅在风中飘扬,宿舍门上张贴的大红福字犹带了春节期间的喜庆氛围,漫步校园,枝头上的樱花早已在人们察觉之前透出喜人的粉色。春色满园,红与粉撞了个满怀,用独特的色彩昭示着2021年的寒假结束了,而踏入校园的理工学子,又是怎样过完这个寒假来迎接崭新的开始的呢?
留校过年享温暖
1月9日,来自美术与设计学院2019级学生贾飞贺结束了最后一门考试。耳边是结束期末考后舍友们欢快地收拾行李的声音,眼前却是冰冷的手机屏幕上来自邢台老家发来“等疫情好转再返乡”的消息。无措、焦虑、难过、担忧……复杂的情绪如潮水般纷沓而至,贾飞贺的泪水在慌乱无措中决了堤。
了解到学生相关情况后,学校第一时间制定了为“滞留”在校学生的关怀方案。免费住宿、送饭上门、千元补贴……一项项排列有序的措施迅速抚慰了留校学生们不安的心。
对于贾飞贺而言,留校后的生活似乎没有什么大改变。她依旧保持着上学时的习惯,在宿舍看书,去图书馆学习,在操场上跑步。平日里,她仍时刻关注着家乡疫情的动态,但内心已然不再慌乱。“我能做的就是在后方不添乱,在学校里好好学习,为家乡抗疫做一点微薄贡献”,时间不慌不忙地流逝,她与远在千里外的家乡一同以坚韧的姿态挺立着。
日子很慢,但也很快。春节的气氛已经渐渐走近,周围的人家放起了炮竹,家家户户贴上了灯笼,往日热闹的小吃街也陡然冷清了起来。贾飞贺差点以为自己要与2021年这一场热闹的春节无关,但校、院各级领导、老师们时不时的慰问与关怀让她升起了对这个特殊的春节别样的期待。
除夕清晨,贾飞贺应本学院党委副书记万娟霞的邀请出现在北院家属区。厨房里忙活的背影,餐桌上丰盛的菜肴,大家围坐在一起的场景瞬间就让她找到了记忆中家里过春节的样子。“这是我第一次在外过年,还是和老师一起,因此心里还有些忐忑”,贾飞贺初时难掩局促。但很快,万娟霞家中轻松欢快的气氛冲散了她的忐忑,“万书记一家人都很随和,饭菜也很丰盛,大家边碰杯边说新年快乐的时候我感觉好像回到了自己家。”
“这种和同学老师一起过春节的经历实在是太难得了,我们必须过得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正月初一是往年走街串巷访亲戚的日子,贾飞贺也与另外几个留校同学约好一同前往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家中包饺子,让第一次在中国过春节的留学生感受春节的浓郁气氛。窗外烟花绚烂不断,室内贾飞贺与同学们欢声笑语不断,举杯共庆佳节,而这样特殊的一段经历,正是贾飞贺的寒假生活缩影。
投身抗疫守平安
2021年的寒假对于来自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王若彤而言同样承载着不同于寻常日子的重量。“我省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我省调整相关区域疫情风险等级……”一切似乎都发生在一夜之间,接二连三的新闻通报打破了河北市民原本平静的生活。
对于王若彤而言,疫情的肆虐不仅意味着往日车水马龙的街道一夜之间按下了暂停键,不仅意味着外面的天空变得只有窗户那么大,更意味着新冠病毒可能正蹲守在某个角落随时准备着伺机而动。她切实地感受到了自己生长的这座城市在病毒前展现的不屈力量,她不甘心只充当在屏幕前关注新闻的普通网民,而是决定穿上红马甲成为这股强大力量中的一员。
早上八点,本该是一座城市最生机的开始,此刻却在疫情的阴霾下安静非常。王若彤的工作是负责引导社区人员排队进行核酸检测,正值寒冬腊月,厚厚的羽绒服也没能抵御刺骨的寒风阵阵,她此刻却顾不上这么多了。来来回回好几十趟,王若彤却丝毫没有因为这机械的工作而感到枯燥,“我第一次知道我们这儿有这么多人”,抱着小孩轻声哄慰的母亲、接送年纪稍大的老人志愿者、与她温声交流的阿姨,每一个人都在王若彤心中留下了不一样的温暖。
从早到晚,天空一点一点黑了下来。回到家的王若彤已经冻到无法顺利地用筷子夹起丸子,只能一个一个戳进筷子里。她想到进行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拿起棉签抖动的手,想起平日里只匆匆见过几面的阿姨穿着红马夹维护秩序的样子,再看到新闻报道中逐渐稳定下来的数字,内心没有丝毫慌乱。
“尝尽人生百味,方知世间冷暖。所有的辛苦都希望换来的是我的石家庄好起来,它一定会好起来的。”王若彤这样在微博写下自己的感悟。3天,1025万人的核酸检测,简单的两个数字背后汇聚了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医护人员的点滴努力,王若彤也将自己的寒假融入了这样的点滴里。
大量商场暂停营业,电影院大门紧闭,对于大部分的年轻人而言这样的生活或多或少显得单调无趣了些。但王若彤却尽自己所能将寒假安置得妥帖生动,除了投入大量时间在自己的专四备考上,她还会在闲暇时候随笔小画,读一本悬疑小说,认真记录自己的生活。即使在病毒的压力之下仍葆有享受生活的心态,这也是她在寒假学会的宝贵一课。
享受时光获成长
这是来自经管学院大二学生廖莺大学期间的第二个寒假,相比于第一个寒假,她显然更加有所准备。期末考试一结束,她便已经早早给自己制定了假期清单。
廖莺任务清单的重中之重便是认真地体会一份工作。“其实很久之前自己就有过这个想法了,但是经常由于各种其他因素计划被终止了,”说到这里,廖莺调皮地弯了弯眼眸,“但其实也有没有做好准备的担忧心理在作祟。”最终,廖莺选择在一家零售店兼职,对她而言,这是一份极具人情味的工作。
“上兴趣班的小朋友喜欢叽叽喳喳讨论动画片的新人物,接送孩子的阿婆笑起来总是很温柔,上班的职员们眼里写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廖莺总是耐心地与每一位顾客打招呼,甚至还与附近的孩子成为了朋友。近一个月的兼职,挺过略显艰难的适应期,廖莺很快就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当初那个与人打招呼都显得有点不好意思的女生已经成为了附近居民心中“待人接物温和有礼的小女生”。
遇上好天气,廖莺还会拿出珍爱的尤克里里弹几段自己喜欢的音乐。阳光透过浅黄色的纱窗,在廖莺身上打上舒服的光晕,她闭上双眼,任凭思绪在音符的世界里畅游。在廖莺眼中,拥有自己愿意坚持的兴趣爱好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很多人觉得寒假无趣是因为无所事事,这个时候能够有一个让你能从平常紧张忙碌的生活中钻出来透透气的爱好就显得珍贵非常了。”
碰上阴天小雨的日子,廖莺也从不觉得难熬。在廖莺看来,只要心里透着光,雨天也有着独特的魅力。打开电视播放外婆喜欢听的京剧,慵懒地窝在沙发里,安静地享受一段可以和长辈共处的时光。“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我对外婆的了解是近乎粗浅的,她不仅仅是那个逢年过节叮嘱你好好学习注意身体的老人家,如果你真的愿意花时间与她们交谈,你就会学到很多其他人教不会的东西。”数一数外婆眼角攀上的皱纹,听一听那个属于她们的时代的故事,廖莺大部分时候总是低下头做一个倾听者,偶尔在外婆慈祥的声音里抬起头,二人相视一笑,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爱意。
居家过寒假的日子里,廖莺用心地享受着这样一段自己选择的生活。在她心中,过好一个假期就是对新学期到来的最好礼物。
寒假是终也是序,不同的假期却有相同的精彩。新学期正紧锣密鼓而来,在盎然的春光里,新的成就在等着斗志盎然的理工儿书写。(学生记者 颜超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