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长天和畅,绿草茵茵。枪声振人心,呐喊遏云霄,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在喧天的锣鼓声中拉开序幕。飒飒少年各显神通、拼搏不息,将汗水连同一腔热血挥洒在田径场上,多日训练终得用武之地。微风吹拂,红旗飘扬,少年砥砺鸿鹄志,挥笔写下一篇篇青春的华章。
坚定,执着,山间之霤可穿石
阳光洒落在田径场的草地上,专业组女子铅球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体育学院2019级的郇茁两腿开立,右手持球于右肩,左手扶球,胸臂用力推伸,向天空投掷出一个完美的抛物线。铅球投出去的那一刻,郇茁如释重负。当听到广播里传出自己获得冠军的消息时,郇茁感慨道:“三年了,终于拿了一次冠军!”前两届运动会,郇茁没有取得满意的成绩,她没有为此感到沮丧和懊恼。她知道修长的身姿会在铅球运动方面给自己带来一定优势,但也深知自己有投掷时身体后仰的坏习惯,所以郇茁会每天通过卧推训练提高自身臂力以加强投掷技巧。“每天的训练很苦、很累、很单调,但它让我每天都很充实、很幸福,所以我坚持到了现在。”郇茁坚定地说。第三次参加校运会,郇茁相较之前心态发生了较大改变。比赛前一天晚上,她比平常更早上床睡觉,比赛当天以一种精神抖擞的面貌站在大家面前,不再像从前一样紧张到手脚发抖,这一次她心态放松,状态极佳,冠军的到来是意料之中。她一直坚信,参与比取胜重要,坚持比名次重要。
一旁的跑道上,南湖工程系2019级的张雨露摩拳擦掌,准备面前的3000米长跑。枪声一响,张雨露向终点发起冲击。她不断调整呼吸,被人超越,她就给自己心理暗示:坚持自己的步伐。张雨露把漫长的3000米看成一段一段紧密相连的短跑路程,在这条路上一直在变换着目标去超越,直到自己成为第一。盯准前面的一个运动员,赶超;看准一个,再次赶超……终点就在眼前,咬紧牙关,张雨露冲了过去!终于,她以13分09秒的成绩荣获乙组女子3000米冠军,打破了自己的历史记录。“我已经连续三年参加运动会,有信心拿第一,但是完全没想到自己比专业队员跑得还快!看来一切的坚持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张雨露的脸上绽放着满意的微笑。
“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看啊,运动员们正以奔跑的姿态行进在人生路上,他们带着赤子的骄傲坚持到底,定会看到生命的闪耀。
突破,奋进,田径场上绽光芒
冬日早晨凛冽的寒风并没有抵挡住湖理学子心中的热情。看台上观众的一句句加油,赛前教练的一声声叮嘱,温暖了这个冬天,也激起了运动员们心中的热血。
“恭喜机械学院的唐鑫同学以44.9米的成绩打破校运会男子标枪赛事保持了二十多年的纪录!”当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从广播里传出时,整个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唐鑫被同学簇拥着,内心的激动难以掩饰。他已经连续三年参加校运会,虽然每次都是冠军,可唯有这次打破了纪录。他从未将冠军视为终点,而是不断突破瓶颈,让自己站在新的起点。“我从大一就开始准备,在网上查资料、看教学视频,除了教练安排的任务,还会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增加额外的训练。”唐鑫爽朗一笑,“这样日积月累,总有一天会从量变到质变。”
欢呼喝彩声此起彼伏,镜头聚焦到塑胶跑道上。南湖学院工程系的漆昭峰正和队友们激动地抱在一起——在这次乙组20×200米男女混合接力赛中,他们所在的团队荣获冠军,也刷新了本院系在该项目中保持了20年之久的历史成绩。
成功背后,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训练强度,脚底起泡、脚踝受伤是常有的事,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他们也很早来到田径场。“虽然训练很累,但是教练和队友间的鼓励能冲淡一切疲惫。”团队成员曹洁说。口渴时队友特意递来水;临走时队友帮忙带上忘拿的衣服;情绪低落时队友认真聆听给予安慰……凡此种种,正是支撑他们训练的核心力量,让机械的训练变得有温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今年的校运会上,他们也发挥了最好的水平。“平时训练的时候,总会在接力棒的交接上出问题,去年校运会甚至掉了四次棒,但今年很稳,没有出一点差错,从第一棒开始我们就领先对手,之后更是拉开将近100米的距离。”回想起比赛,漆昭峰的脸上满是笑意,所有的苦累在这一瞬间全都烟消云散。
每一秒的坚持,每一次的超越,才造就了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在这个赛场上,运动健儿们挥洒汗水,起跑、跳跃、
投掷,一次次创下属于自己的奇迹。
同心,协力,天上星多黑夜明
什么是青春的模样?甲组女子4×100米决赛中,最后一棒越过终点的那一刻,音乐学院取得第一名的四个女孩子的脸上绽放出明媚的笑容,她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合照定格的胜利时刻,就是青春的模样。
“当那一棒即将传到手里时,我心里很紧张,脑海里飞速回忆起赛前教练的指导。虎口朝上,迈着小碎步去接棒。接到棒后,我立马进入状态,向下一个队友跑去。”团队成员韦谦回忆道。接力赛中,接棒的瞬间最能体现团队间的默契,也是决定比赛结果的关键,为此,她们专门训练过短距离接棒,也用心研究过接棒姿势。“综合能力强的跑第一棒,我作为第二棒适合直道,弯道加速快的跑第三棒,最后一棒来冲刺。”韦谦的兴奋劲儿还没褪去,语气里满是激动,“每个人都尽心尽力才能把事情做得完美,我们最终不仅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还超出对手50多米!”
一幅幅画面,一个个镜头,都跳跃着青春的身影,让人感慨、激动。在甲组男子4×400决赛中,机械学院的团队如同一匹黑马披荆斩棘,以绝对的优势夺得魁首。四个大男孩搂着彼此的肩,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年级,但团队让他们成为了密不可分的好兄弟。
“我们强,我们一直都很强,我们明年会更强!”团队成员苏苇鹏眼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这是属于年轻人的风采。
在训练阶段,机械学院团队通过分析其他团队的接力顺序,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排兵布阵。四人常常坐在一起,商讨着比赛的策略。一开始,他们的配合并不默契,掉棒是常有的事。有一次还直接掉到队友的脚上,被弹到了远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赛前刻苦训练,如今,正是“剑”出鞘之时。上场前,他们拍着彼此的背互相鼓励,信心满满地走上跑道。冬天的太阳温暖地照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队友逆着光努力向苏苇鹏奔来,将第一棒传到他手里,苏苇鹏攥紧接力棒,感受到了一种责任的重量沉淀在手心,他不敢稍有迟钝,起跑、加速、传棒,如离弦之箭冲出人们的视野。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湖理的运动健儿们似流星、像闪电,如蛟龙腾空,如猛虎出山,在田径场上留下了灿烂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