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日)
同志们:
刚才,立伟校长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做了一个很好的开学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上学期的主要工作,对本学期的工作作了比较详细的安排,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下面,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2022年全省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暑期研讨班上国贤副书记及智伦厅长的讲话精神和要求,在立伟校长报告的基础上,我再强调几点。
一、要自觉从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历史性进程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信心决心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学校发展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
1.从历史性成就中增强自信。湖南理工学院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是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欣喜地看到,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有了新提升,成功获批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湖南省改办大学规划高校、获得湖南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列入一本招生行列、湖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获得2022年省大运会承办权;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新提高,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和产教融合项目分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生考赛成绩有较大突破,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攀升;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省部级科研平台由7个增加到31个,科研进校经费从2012年的1200万元到2019、2020、2021连续三年突破亿元大关,师均年科研进校经费超过10万元,其中万忠民教授主持的氢能研究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单个项目资助经费达1870万元;学位点布局不断扩大,硕士点从无到有,到实现二级学院全覆盖,目前有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406人;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获批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和培育学科2个;师资队伍建设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博士279人,博士占比从2012年的14.8%提高至36.3%,新增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芙蓉学者讲座教授、省科技领军人才、省“杰青”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71人,柔性引进南湖学者、学术顾20余人;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改办大学工作全面达标,独立学院转设进入实质阶段,省委巡视整体反馈情况较好,校地校企合作遍地开花,学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办学条件越来越好,学校收入从2012年的4.1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77亿元,年均增幅达到5.59%,固定资产原值从10亿元提升到17.72亿元,争取到国家产教融合项目、中央支持地方财政项目、大运会经费4.29亿元;校园面貌日新月异,调整了“十三五”校园修建性详规,完成了奇家岭加油站土地产权过户、吉祥园林部分土地“以租代征”、阳光草坪建设等工作,为学校未来发展储备了发展空间;图书馆、实验实训中心、体育馆、跳水游泳馆、新田径场等一个个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新增校园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办学功能日趋完善,校园环境越来越优美;民生改善稳步推进,积极落实国家薪资调整政策,努力提高教职工收入待遇,在职教职工人均年收入由2012年的5.2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18.5万元,离退休人员收入实现同步增长。
2.从历史性变革中汲取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在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过程中闯出了一条新路子。我们聚焦以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深化产教融合、产学研协同发展,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与时俱进,常态化开展了规章制度“立改废”工作,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展了院部调整和专业优化、机构设置调整工作,积极探索基于办学重心下移的绩效分配改革,最大程度激发内生动力、汇聚发展合力;深入开展银校合作、校企合作,积极筹措办学经费助力学校发展。我们深知,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靠发展来解决,要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改革创新作为关键一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而不能随波逐流、墨守成规。
十年来,学校奋进的脚步铿锵有力,发生的变化有目共睹,取得的成就有口皆碑,辉煌的业绩有你有我。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师生员工,向那些为学校发展工作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的老领导、老同志,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及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奋斗充满艰辛,成绩令人欣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学校发展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国内高水平大学比较,一是整体办学水平还不够高。高层次人才、高水平学科、高质量的“金课”、高水平成果的数量仍显不足,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办学特色还不够鲜明。学校更名为湖南理工学院后,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社会知名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真正能够在社会上叫得响的学科和专业还不多。三是改革创新的步伐还不够快。办学重心下移、分配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激励、资源汇聚与优化配置等重点领域的深层次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内部治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管理还不够精细,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四是个别教职员工干事的精气神还不够足。主人翁意识和干事创业的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站位还不够高、格局还不够大、担当还不够硬、作风还不够实、服务还不够优、效率还不够高、状态还不够佳;个别教职员工自我感觉良好,遇事喜欢评头品足,主观臆测,行动不走心、落实不用心、教书不专心、履职不尽心;有的同志满足于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好了、把布置安排当完成任务了。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拿出过硬措施,坚决予以纠正,切实加以解决。
二、要自觉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中找准坐标,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这代人站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两个大局”激荡交织的关键节点上,必须把准新的时代脉搏,担当新的时代使命,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不负党的重托、不负人民的期待。
1.要胸怀“国之大者”,蓄积发展动能。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新冠疫情、俄乌冲突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安全等格局正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频频对我国进行施压,以各种霸权手段遏制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最近又在台海问题上不断地挑战我国的底线。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卡脖子”问题仍然突出。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我们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认识、廓清迷雾、解决问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这个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实效上;体现在日常生活、日常言行中,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落实“省市大计”,夯实发展支撑。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作为地方高校,我们必须立足地方、扎根地方、服务地方,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练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要聚焦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深化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夯实人才成长基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争取在绿色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等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学校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能力和水平。主动融入岳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合作,以合作求发展,以有为求有位,不断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切实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影响力。
3.要办好“校之大事”,全面发力攻坚。高校是原始创新的主渠道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越是在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越是要发扬自立自强的精神,以压力促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本届党委审时度势、精心谋划,在“十四五”提出了“一个奋斗目标”,确定了“两大发展任务”,明确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制定了“六大工程”发展举措。今年年初,学校党委又明确了巡视整改、改办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承办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等“四大攻坚战”。对于学校“十四五”的发展目标和今年的工作重点,广大教职员工既要做到脑中有弦、心中有数,更要做到肩上有责、手上有招。刚才立伟校长对照“四大攻坚战”,对上半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梳理,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个教职员工都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全面攻坚克难,争取如期实现学校发展既定目标。
三、要自觉从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中明确努力方向,强化责任担当
为党育人、一念常在担当,为国育才、一途惟有实干。我们要时刻绷紧“责任”这根弦,扛实“担当”这个责,始终保持“半夜惊醒、夜不能寐”的警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状态作风,推动工作出新出彩。
1.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我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讲政治不是空洞的口号、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实际的行动。讲政治就是要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立场,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搞阳奉阴违、私自变通,更不能“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一边享受学校发展带来的红利,一边在学校攻坚克难工作中当看客、当隐形人,甚至还认为组织和单位规矩多、约束多,对身份没有认同感、对纪律没有敬畏感、对学校没有荣誉感。要对接天线加强理论学习,补足“ 精神之钙”。讲政治的前提是要懂政治,懂政治的基础是要学政治。要继续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年”活动,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学习,抓好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继续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增强“跟着走”的意识,提升“跟得上”的能力,强化“跟得紧”的步伐,推进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守住底线确保校园稳定,筑牢“安全之堤”。安全一旦出了问题,发展就会陷入被动。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牢固树立“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和危机意识,始终保持对各类风险隐患的高度警惕,以大概率思维防范小概率事件。重点说来,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监管,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同时要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统战工作,筑牢防范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的防线。二是要继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时时瞪大眼睛、看紧卡口,做好“三个统筹”,即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秋季开学、常规教学工作,与承办大运会、协办省运会工作,与新生入学工作,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三是统筹抓好学生安全各项工作,坚持不懈抓好“百日攻坚”行动,有效防范校园暴恐事件发生,重拳整治电信诈骗、校园贷等非法行为,以及做好学生实习实训、食宿、交通等安全教育及管理,抓紧抓实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把校园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要不越红线强化纪律意识,把稳“思想之舵”。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人一旦失去敬畏之心,“思想防线”就会悄然失守,“精神堤坝”就会逐渐崩溃。要时刻把法律的戒尺、纪律的戒尺、制度的戒尺、规矩的戒尺、道德的戒尺牢记于心,做到“头上有利剑”“心中有缰绳”,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全面建设清廉校园,弘扬清廉文化,共建共创政治清明、干部清正、教风清朗、学风清新、家风清淳、湖理清风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2.要时时刻刻勇担当。干事担事,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面对“四大攻坚战”,我们必须人人讲担当、处处敢担当、事事善担当,以“铁肩膀”担起硬责任。要奋发进取而不要碌碌无为。时刻保持昂扬斗志和干事激情,不弃微小、不舍昼夜,不当得过且过的“撞钟先生”、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是非不分的“东郭先生”、不低不高的“差不多先生”,真正在创大申博、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工作中跑出加速度、干出新精彩。要争先创优而不要自甘落后。办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慢进一拍,就会拍拍皆慢;落后一步,就会步步落后。无论是教学一线的教师,还是管理岗位的干部,或是后勤服务一线的同志,都要有一种“等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要有一股“敢于想、善于思、勇于干”的精气神,始终保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劲头,向最远处奔跑,向最好处拼搏,向最高处看齐,确保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项工作都能出新出彩。要知难而进而不要畏首畏尾。原地徘徊一千步,抵不上向前迈出第一步;心中想过无数次,不如撸起袖子干一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大事要事繁多,且许多工作都要跳起来摘桃子,这就需要大家面对困难迎难而上,面对矛盾挺身而出,特别是在“四大攻坚战”面前,敢于较真碰硬、敢于亮剑攻坚,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见成效不收兵。
3.要深谋远虑顾大局。顾大局者,方能成大事。具体说来,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一要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风物长宜放眼量。面对极其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必须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放眼长远,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决不能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只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只算“小账”,不算“大帐”,牺牲长远利益、影响长远发展。我们是前人的后人,也是后人的前人,我们既要做无愧于前人的后人,又要做无愧于后人的前人,拿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抱着“为下一代跑出一个好成绩”的信念,既干好眼前事又要谋划长远福,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二要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枯”。“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当前。”全局与局部是相互依存的,离开了局部,全局就会出现战略空白、失去发展基础;离开了全局,局部就会迷失前进方向、改变自身性质。黑格尔说:“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称,仍可以叫做手,但按其实质来说,已经不是手了。”作为学校的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要时刻站在学校发展全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谋划工作,推动工作,想学校之所想,急学校之所急,着眼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让部门与学校同频共振、协调发展。三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毛之不存,皮将焉附。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沃土,集体利益也是个人利益的依托。要实现个人的发展和价值,必须依赖于整个集体。作为理工学院的一员,大家要有“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到只有学校发展好了,广大师生员工才能发展得好,才能过得有尊严,要倍加珍惜学校发展难得的大好局面,以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振兴学校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把主要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做好本职工作上来,真正做到爱校如家。四要正确处理好抢抓机遇和墨守成规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机遇是“等不起”“慢不得”的,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学校近年来之所以办学水平和办学影响力有显著提升,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生源质量越来越好,就是抓住了发展机遇,抢占了发展先机,走在了同类高校前列。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既要稳字当头,更要稳中求进、主动出击,勇于“打先锋”“站排头”。只有保持跳起脚来摘桃子的“闯”劲,才能干成别人想干而干不了的事,才能取得别人向往而得不到的成绩。五要正确处理好抓发展和保民生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保民生是天大的事。发展是最大的实事,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学校千方百计抓发展,集中财力办大事,说实话,学校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广大师生员工包括离退休老同志,奉献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令我很鼓舞、很感动。对于学校党委而言,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多做一些改善民生的事情,给老师们多加一点工资,多发一点福利,让大家的获得感更实、幸福感更强。但目前学校财力不允许,发展情况不允许,国家政策也不允许。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只有保发展,才能保民生,只有把蛋糕做大了,才有更多的蛋糕可分,只有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我们的民生才可持续。
4.要与时俱进强本领。能力不足、本领恐慌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课题。只要改革发展不止步,能力水平的提升就永远在路上。我们做工作既要登高望远,更要脚踏实地,关键还是要练好内功、增强本领。要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作为高校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真正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关于师资队伍建设,我在这里还要多讲几句,那就是在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一定要端正办学思想,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学校发展和学科专业建设的实际做好长远规划、科学规划,在博士引进和培养方面绝对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而不顾质量,绝对不能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滥竽充数甚至弄虚作假,绝对不能不从实际出发简单地搞“一刀切”,邵阳学院的反面教训极其深刻。为此,学校近期将出台进一步规范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的暂行规定,规范有序地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切实保证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要不断提高服务师生的能力。作为管理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理念,寓教育于管理服务工作之中,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建设相结合,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相结合,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管理服务等实际工作相结合,真心实意关心爱护学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真正做到爱生如子。要不断提高统筹协调的能力。这个学期,大事要事难事多,工作任务重,党的二十大、省大运会、省运会等系列活动交汇叠加,这些对疫情防控、宣传舆论、信访维稳、应急处突等工作都是考验。要增强全局意识,树牢系统思维,善于统筹协调,学会在多元选择中寻求最优解,在多重目标中达到平衡点,在多难局面中找出突破口,既要举重若轻,从大处着眼,化繁为简、抓住要害;又要举轻若重,从小处着手,以高度严谨、负责的态度抓落实、抓执行。要不断提高应急处突的能力。加强专业培训,切实增强新媒体时代应对舆情的意识和能力,完善舆情监控与协调处置机制,防止“小舆情酿成大事件”“别人的小问题变成学校的大问题”;要坚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教师为本、学生为本、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多深入一线调研,多倾听师生意见,不断提升处置信访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和风险。
同志们,行百里者半九十。做好今年的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大的格局谋事,以更大的情怀想事,以更大的担当干事,以更高的质量成事,努力打赢“四大攻坚战”,奋力谱写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建设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