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学院校报数字报纸

2022年11月18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3-0827/G

湖南理工学院校报学术风采 专家访谈·杨超:坚守在科研路上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湖南理工学院校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访谈·杨超:坚守在科研路上

□ 作者 罗宁熙 孙昕 宋睿

“不用采访我,这里还有更多优秀的院士。”站在会议室门口,杨超正和别人谈论着最近的研究项目,若不是胸前的工作证名字被瞥见,似乎都无法将面前朴素干净的人和他的身份对照起来。当被记者提问是否能接受采访时,他还有些意外,笑容不曾从脸上消失,“亲切”常常是学生们对他的评价。

他是化工领域的“大拿”,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成果丰硕,成就众多,多次获得国家级荣誉表彰,设立“陈家镛院士奖学金”,为化工领域的科技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

阴差阳错的选择

纵观杨超的求学经历,他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在化工的道路上“一条路走到黑”。21岁于南京化工学院化工系毕业后硕博连读,26岁获博士学位,26至28岁在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成为博士后,之后便一直从事科研工作,如今更是成就斐然。在外人眼里,他的成才之路顺风顺水,畅通无阻,年轻时更是年少有为的青年才俊。然而他选择化工专业的原因,确是让人感到“意外”的平凡。

“你们可能也会有这种经历,高中时,我因为化学学得好,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老师便推荐我选择化学化工专业。”回忆起数十年前的选择,杨超还有些失笑,“当时老师不懂化学和化工有什么区别,认为化工专业和生产结合更密切,便让我填报化工专业。直到真正学习时才发现,化学和化工区别很大。”尽管阴差阳错地选择了自己不甚满意的化工专业,但他依旧坚持攻读了下去,心头念叨着“既来之,则安之”,一直在化工这条道路上行走着。

如何让科研“活”下去

“毕业后我要继续在这个专业走下去吗?”杨超也曾因为这个问题辗转好几个夜晚,但在导师的影响下,他依旧选择在道阻且长的科研之路不断攀登。1998年,他成为了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后,由陈家镛和毛在砂研究员指导,从事多相过程数值模拟和反应工程研究。

“陈先生非常专注学问,瞄准国家需要的地方进行研究。”受陈家镛一心向学的爱国情怀影响,杨超也坚定了在科研之路持续耕耘的决心。

2000年初,科研事业遇到过最困难的障碍是生存。当时,他们的工资几乎是来源于企业的科研经费,这让他们不得不去向企业寻求合作。但几十年前,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也不愿意提供科研经费。在困难的时候,他们甚至在上门的时候直接被企业赶了出来。那时候,许多海外归国的大科学家都在厂里与工人一同工作,他们这些学生便也跟随老师,去工厂一线与工厂领导和技术人员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团队齐心协力,共同研制出让企业获益的各种技术,一步一步向前,扎稳根基,杨超以及其他学生慢慢地取得了企业的认可,他们的努力有了成效,成功得到了更多科研经费。

“让企业来接受我们,实际上就是做一种高级科普。”杨超解释道,“要把你做的看起来高深的东西,让企业的人听得懂,让他们知道这个东西有用,能带来经济效益。”在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应用到企业、国防上,杨超心底会油然而生起一股自豪。

“我认为科研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守一个方向。”从在工厂倒班研究化工技术,到如今被人认可,杨超心头对科研的热爱不改,让“科研”活下去,是他一直坚持的。

希望帮助到更多的孩子

为了纪念去世的恩师,传承其科技报国和治学育人的科学家精神,2019年,杨超发起了“陈家镛院士奖学金”,旨在资助湖南省化工﹑冶金专业品学兼优和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激励他们奋发图强,为国家和社会建功立业。

其实在陈家镛奖学金发起之前,杨超和陈家镛院士的其他学生已经为纪念陈家镛院士在《中国化学工程报》设置了一个论文奖学金。但想到陈家镛院士生前栽培过许多优秀学子,为纪念陈家镛先生,传承其科技报国和治学育人精神,他们更希望可以将“陈家镛精神”代代相传,给予学生更多机会,更好地为国家作出贡献。于是,他们在湖南理工学院设立了“陈家镛院士奖学金”,奖励和资助湖南省高校化工、冶金专业品学兼优以及家庭经济困难但自强不息的在学研究生。

“以前奖励20个,今年奖励40个,在未来,这一奖项或许还会推广到国内其他省市,变成一个面向全国的奖学金,”杨超笑着说,“现在总书记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很多老一辈科学家有许多可贵的精神,都是值得传承和发扬的,设立奖学金就是一个精神的传播和传承。”

(杨超: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南理工学院特聘南湖学者)(学生记者 罗宁熙 孙昕 摄影 宋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湖南理工学院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