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学院校报数字报纸

2023年12月29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3-0827/G
综合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湖南理工学院校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第5例,孙昊然同学捐献造血干细胞

□ 作者 吴嵘

编者按:我校素有爱心育人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涌现出了三十多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12月,又有两名湖理学子接续捐献造血干细胞,且让我们近距离接触这场爱心接力,感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

 

本报 12月20日,岳阳市中心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一封沉甸甸的校长奖学金授予决定书从副校长汤小红手中递给孙昊然,以表彰其爱心义举。

孙昊然是湖南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23级机械专业研究生。18岁那年他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信息后,便当即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一员。

“顺便就加入了,想着能尽量帮助那些白血病患者吧。”说起初衷,孙昊然语气平淡中透着真诚。

11月的一天,他接到了来自岳阳市红十字会电话,原来他与一名6岁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了。那一刻,他内心有点复杂,欣喜终于可以为白血病患者提供切实帮助,担心小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也有点疑虑捐赠对自己的副作用。

“刚开始确实有点害怕,我以为是穿骨取造血干细胞,后来知道通过外周血采集,就没有疑虑了。”同样担忧副作用的还有孙昊然的父母,在得知他配型成功信息后,双亲都表示不支持,最终孙昊然以一句“我是党员”说服了妈妈。

接下来他开始调整作息,增加营养补充,增强身体锻炼……12月20日,持续注射4天动员剂后,他达到了最终捐献标准。

随着采集机器灯一闪一闪,血液顺着连接管从孙昊然身体流出又流入,经过机器萃取,造血干细胞这一受献患者的生命希望一点点汇聚凝实。

“希望患者能早日康复,重拾健康,长大后不要忘记此刻彻夜陪在你身旁的父母和家人们。希望你能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孙昊然送出诚挚祝福。

孙昊然同学的捐献行为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肯奉献、敢担当的优秀品质。一直以来,学校秉持“爱心育人”的优良传统,鼓励学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据悉,这已是我校今年第5例,总第3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湖南理工学院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