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结束铃声的敲响,教室里考试的学生停下笔,三五成群、勾肩搭背地往外走,伴随着一声声“明年见!”和行李轮子“轱辘”滚动的声音,学校暂别了学生们,走进了2023年的末尾。
2024年的开头,白雪覆盖了学校,寒潮冻雨的袭来,给安静的学校灌进些许风声。在这段岁末年初的时间,有人坚守最后一班岗和复工第一班岗,他们走在学校间,踩在时间的轮轴上,为校园涂抹上新的色彩。
暴雪时分|分秒必争,心系师生
2月21日,岳阳地区迎来一场极端冻雨天气,冻雨、冰雹、大雪,短短20分钟里,校园变成了冰天雪地。后勤处和保卫处的工作人员马不停蹄投身在抢险工作中。
北苑家属区全部停电,因冻雨让电线外壳结了很厚的冰,电线超负荷。他们分秒必争,多小时除冰的劳累、焦急的心情,为了保障大家的生活安全,仍坚持与寒潮抗争下去。后勤处副处长吕强感慨道:“冻雨袭来的第二天,后勤处和保卫处的两位同事为避免树枝折断,砸到行人,便亲自动手处理,却砸伤了自己。”清理树枝、维修水管……积雪渐厚,心与心却凝聚在了一起。
“社会中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职责和使命,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要善始善终,坚守本职。”法学院谢甜望着仍在扫地的保洁人员,不由感慨
安保人员|平安校园,步履不停
校园随处可见的保安亭里,他们身穿黑色制服,或向外观察,或紧盯监控,他们日夜接替,年年守护在校园里。
“临近开学事情很多,需要防止无关外来人员入校、禁止遛狗。我们在园区巡逻时,要及时发现安全问题。看看有没有电线杆要倒,树枝、瓦片要掉,担心伤到人了。”云梦广场保安亭的何叔叔说。他指着草坪上的未融化的冰,又示意手上摔出来的青紫,“返校前的寒潮,我们也天天都在铲雪,像这些冰,都是我们铲的,我还一不小心摔了两跤呢。”
学校师生能够平安出行,他也乐得其中,看着师生纷纷返校返岗,他站在门口,有路过的学生冲他笑:“人多一点,热闹一点,之前你们都回家了,冷清清的。”
保洁工作者|守护校园靓丽景色
“放假人少了,但还有很多麻烦事,解决卫生垃圾、清理掉落的树叶……” 早上6点,大俱宿舍路边的保洁刘叔叔已经穿戴整齐,清扫着路边的垃圾,等到下午17点,他才收拾好打扫工具,慢悠悠走回家。寒假时,他几乎每日都如此。就连过年期间,他白天完成了工作,晚上才回家团圆,吃上一顿热乎乎的年夜饭。一把扫帚,一个簸箕,从南六到南三,沿着台阶下的线,他反复清理垃圾,为保证道路整洁干净。
南三宿舍楼下整理垃圾的陈阿姨时常带着帽子、穿着围裙,在杂乱的垃圾房里,分门别类地收拾着溢出的垃圾。凌晨5点,天刚蒙蒙亮,陈阿姨便准备起床开工,给自家的孙儿煮好饭菜,打扫好家里的卫生,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学校。垃圾在投递口内外堆积着,“周围全是垃圾,又多又脏。一天没有休息,衣服都湿了。”陈阿姨抬头回忆着,抓着胸口的衣服,脸上仍挂着笑容,“但我们上班高兴哇,看见同学们感到很有趣。”
食堂工作者|保障师生温饱供给
1月17日,偌大的食堂左侧,窗口依旧开放。
食堂集体放假后的三天,仍有两个阿姨在守护餐厅。阿姨清楚记得,那天有一位同学来窗口打饭,并和阿姨告别:“阿姨!我今天最后一餐,吃完了就明年再来奥!”窗口里笑声一片。
“肯定很高兴哇”“我也有两个小孩在学校,一个读大学,一个读职高,回去了我要好好的做饭菜给他们吃。”你一言我一语,食堂阿姨在食堂里等待着还未归家的学生,吃上一顿饭。新学期前夕的下午,为保障提前来校的师生温饱,食堂也陆续开放几个窗口,走进二食堂,点上一份饭菜,学生们笑眯眯和叔叔阿姨打招呼,坐下就餐。
岁末的最后一班岗与年初复工的第一岗,是为师生提供幸福的保障,是交接的节点,是他们默默实现自我价值的特殊时刻,是初心不改,勤勤恳恳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是勤劳上进,积极面向生活的开始和挑战。
日头渐暖,小绿车又开启了新学期的营业,从南院一路开往希望门。(学生记者/庞心妍 张艺 邓可心 潘羽涵 雷瑜涛 摄影/贺思怡 何宇润 胡祺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