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然要求,是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永恒课题,也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高校党员教师,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铸魂育人为目标,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不忘初心使命,戮力立德树人,教师要明道信道。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肩负直接传播真理、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殊使命。当好思政课教师的首要标准是讲政治、有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思政课教师的立身之本,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是思政课教师的从教之基。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真学真信,常用常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新思想点亮初心。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功于研究、形成成果,真正做到传道者明道信道,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标准和要求,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不忘初心使命,戮力立德树人,要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要把价值引领放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要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努力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路径,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上好思政课,要秉持立德树人初心使命,走近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贴近学生需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用理论的力量、逻辑的力量、生动的教学话语体系向学生讲清楚和讲透彻马克思主义理论,把“有价值”的事情做得 “接地气”、让“有意义”的理论讲得“有意思”,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不忘初心使命,戮力立德树人,思政课教学改革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按照总书记“八个统一”要求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守正创新,理直气壮宣传马克思主义,宣讲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用学术讲政治,努力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的学理特征,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聚焦热点话题,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理论学习的主动性,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升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增加学生的获得感。要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同时,敢于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勇于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坚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作者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