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关心重视青年 和青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开辟了党的青年工作新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 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 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 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 引路人。”报告为新时代全党做好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作 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同时作为高校党务 工作者,我对如何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红心永向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 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国高校最鲜亮 的底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坚定道路,培 养出的学生必须原原本本继承“红心”,始终流淌“社 会主义红色血液”。作为辅导员,我们要原汁原味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敢于义正言辞地同错误言行、歪风邪气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正能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要发挥 榜样示范作用,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光辉事迹 来引导学生与时俱进;要发力构建网络思政教育新格局,善 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在用好微博、微信等传统新媒体平台之 外,还要将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延伸到新型网络媒体平台上,抢占新高地。
二、中心在立德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青年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高校辅导员的光荣使命。“立德”和“树人”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求我们要将立德树人教育 理念融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每一次班会、每一次谈心谈话、每一次党团活动都是我们对学生开展教育引导的 途径。要避免空洞的说教,紧密联系社会实际,针对性地培 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认识社 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专业相关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切实把提高学生的知识 才干、专业能力和培养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相结合。
三、专心为学生
辅导员“专不专”决定了学生工作能否做到内涵式发展。近年来,教育部陆续下发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暂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 明确了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 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以及辅导员九个方面的工作职责。 而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往往存在聚焦主业不够的问题,主 要表现为重日常管理、轻思想政治教育,主业做得不深入、 不具体、不扎实,教育方法老套,往往还停留在单一的说教 为主。面对个性鲜明、思维跳跃的“00 后”大学生,作为高 校中最直接与学生接触的一线工作人员,又处在高校安全维 稳最前线,充当学生安全第一责任人,辅导员不得不将大量 时间精力用于处理事务性工作上,造成辅导员作为“开展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角色被弱化。在这种现实情 况下,辅导员必须坚决抛弃“当学生保姆”思想,抓好学生 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骨干队伍作为学生管理的辅助力 量,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降低辅导员角色定位的事务化倾向。与此同时,辅导员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定位, 坚持走专业化发展方向,聚焦思想政治教育主业,练就过硬 本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和专业水平,做专业 能力突出、学生喜爱的思政教育工作者。
四、贴心做教育
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为标准 严格要求自己,把教书育人与自我修养相结合,为人师表, 努力成为青年大学生的良师益友、知心朋友。对学生多一点耐心、多一份关心、多一句提醒、 多一次指导、多发一条短信、多打一个电话,用平日工作中 一点一滴的爱心浇灌,从细微小事上来影响学生。当学生犯 错误时,不以老师的权威来压学生,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 人、以情感人,帮助学生查找原因分析问题,从正面进行引 导,让学生从内心真正认识到错误;当学生遇到困难求助时, 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困难;当学生权益受到侵犯时,全心全意 协助学生维护正当合理的权益。将热爱社会、热爱生命、热 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锻炼、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 理想追求和生活状态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让每个学 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挥,用善的正能量引导学生立志成为对 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