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胡文静:
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实践,需要新的发展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战略眼光和高度的理论自觉,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问题。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重要支撑,是人才集聚的高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基地,要充分发挥高校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引领、支撑和促进作用,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用好总书记指出的“因地制宜”这一方法论。一是要以新知识培养新人才,引领学生增强学习动力,展现新作为;二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劳动者;三是要坚持“五育并举”,全周期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根基;四是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的产业和产业链上,促使更多的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全面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校新动能。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鲁涛: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开启两会之后的首次地方考察,首站便走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强调“国家要强大,必须办好教育”“学校的办学宗旨,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又要引导学生立志报国”“要用好红色资源、坚持立德树人”,并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系列新要求,充分体现了对湖南、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我们深感振奋、备受鼓舞。
作为湖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以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扎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自建党百余年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湖南都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留下了众多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我们将依托“湖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岳阳市基地” “湖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中国革命根据地研究基地”等学科平台,充分挖掘湖南尤其是岳阳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加强红色研究、讲好红色故事、激活红色动能、筑牢红色阵地,引导青年大学生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坚定理想、锤炼本领、勇于担当,着力培养有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新时代大学生。
学生工作部副部长 曾谦: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关于教育、科技等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擘画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坐标。作为学工干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岗位奋发作为。一是要争当“大先生”。在学生工作中立足“大”字上作文章,将每一项工作都聚焦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中进行系统设计,教育引导学生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学生爱国报国强国之志。二是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领悟其中精神内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学生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三是要以文化人,凝心铸魂。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红色资源,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切实增强赓续传承红色基因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培养更多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湖南理工学院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 何宜轩:
在考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我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当代青年学子正当其时。”作为一名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我致力于新能源行业的相关研究工作,希望助力国家能源转型,早日实现“双碳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重视、对青年学生的期望以及对科学研究的鼓励,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立足本职,埋头苦干,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真正做到“国之所需,吾之所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奏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身的人生乐章。
第25期“青马工程”培训班班长、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本科生 刘思彤: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犹如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作为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一位青年学子,我深知“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的道理,每一座古老的建筑都承载着民族记忆和文化基因。如今,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在古建筑保护、修缮技术等方面的技能,提升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用实际行动诠释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文化的传承,让每一座古建筑都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青年讲师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 姚泽宇:
“国家要强大,必须办好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高屋建瓴、给人启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我深感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我也将认真研学理论知识,不断领悟“真理的力量”;努力锤炼师范本领,争当新时代的“大先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无字之书”中体察时代脉搏、增添泥土气,从而为今后投身于基层教育的广阔天地打基础、做准备,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征程上挺膺担当!
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 阳嘉威: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教诲,如春风拂面,温暖而鼓舞人心。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深感责任重大,立志报国,矢志不渝!作为一名大三的新闻传播学子,同时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深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的同时,我将不断学习先进的政治理论知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传播正能量,发出中国声音。我将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真实声音和需求,用手中的媒体工具为他们发声,为乡村振兴、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努力成为民心相通的传播者、人文交流的促进者,为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本科生 黄雨辰:
七十五载尚是风华壮貌,千秋伟业正当铸就之时。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亲临湖南考察,为湖南发展精准把脉、领航定向,充分体现了对湖南和六千五百万湖湘人民的亲切关怀和厚爱情谊,这让我们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添干劲!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深感立志报国的重要性,更倍感使命光荣、责任巨大。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做到“主动学、带头学、努力学”,奋力让自身作先进,为学校出薄力,给湖南添光彩。做“有理想、有担当、能干事、干成事”的新时代青年。保持昂扬奋进的姿态,发扬抓铁有痕的韧劲,带头引领全校青年在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中争做生力军、勇当先锋队,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注入蓬勃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