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人生》分为“面对自然的五分钟”、“写生贴”和“湘南杂笔”三个部分。通过这本书,你可以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然。
“群山退了红妆,天由鹅黄变成淡蓝,白雪富士,高倚晴空。”这是富士山黎明时刻的美景;“黄昏的风,轻轻吹拂,满山茅草漾起了清波,水在波里漂浮,宛若摇曳在水中的藻花。”这是山间百合盛放的景象;“有月好,无月亦好,风清露冷之夜,就在这林子边上走一走吧,听一听松虫、铃虫、纺织娘等的鸣叫。百虫唧唧,如秋雨洒遍大地。”走在这样的杂木林中,我想再怎么轻浮的心也会沉静下来吧。
该书虽然题目定为《自然与人生》,但是德富芦花先生并未用科学的方法来论证大地与人类的关系,正如他自己所言,这本书只不过是他心有所感时随即写下的写生文字。但在我看来,他写下的正是人类对自然最原始的热爱与敬畏,那是来自心底最初对自然美的悸动。
人类源于自然,生于自然,成长于自然。可以说自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前提条件。但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早已从敬畏转为征服。草原,山地,高原,海洋,人类的触手伸展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高傲地以胜利者自居,肆无忌惮地破坏自然,掠夺自然,以至于如今地球气候出现异常,战争频发,疫情肆意,动荡与不安充斥着地球,从未退却。对自然失去敬畏的我们,对自然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而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对自然美的欣赏越来越局限于眼前的电子屏幕,我们越来越少听到鸟鸣声,蝉鸣声,越来越模糊了夏仲夜星空下点点莹莹的萤火虫的模样,也越来越忘记了那时夜晚听清风穿过竹林的我们。我们开始怀念自然,却不知道要如何去与自然相处。
《自然与人生》这本书是德富芦花先生用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优美的文字给我们呈现自然美的媒介,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必须要敬畏自然,必须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秉承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态度,谨记“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的发展口号,不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做自然的维护者,呼吁人类停止伤害自然,与自然妥协,和谐相处,我想,这就是德富芦花先生写下这本书的目的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