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敢于尝试
张谦 外语学院(互联网公司商务管培生)
我想找的工作职位是“外贸业务员”,在“51Job”和“Boss直聘”这两个平台上投递了许多简历,也面试了四五家公司。之所以能找到这份令我满意的工作,我觉得积极行动很重要。
每次面试完之后我都会做一个复盘,比如说,这家公司的优缺点、薪资结构、福利待遇、工作内容等等。现在疫情放开,基本上都要线下面试,而“外贸业务员”这个职业的线下应聘也基本上要做笔试题,虽然我在学校都是采取线上面试的,没有做题,但有英语口语测试。如果要线下面试的话,可以提前去看一些面试题目,做好准备。有些问题是通用的,各个HR都会询问到;还有些问题是具体化的,更加考验自身的随机应变能力。不过不会也没有关系,进入外贸这一行其实门槛不算太高,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
在求职过程中也有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当时我是线上电话面试,在我做介绍的时候,正好讲到了去年考研最后失败没能上岸的经历,这家公司的老板问我为什么失败以及从中获得了什么,由此便聊到关于“计划”这个问题,同时,他就通过这件事情谈到以后的工作内容并告诉我应该怎么做。面试的时候,我觉得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没有让我感受到压力。一拍即合,我就决定入职这家公司了。
说实话,压力我也是有的,尤其是老师、学弟学妹催我交资料的时候。虽说大四下学期没有课,但是要写论文,熬夜改论文的时候是真的很痛苦,并且我还要考专八,每天都要去图书馆学习。我又不能不管找工作的事情,既然决定了,那就得认真对待。只有开始行动起来,压力才不会太大,投简历、询问HR问题,然后记录这个过程。我会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不要一直沉浸在畏难的情绪中,那只会让你更加内耗,更无所适从。
通过这段时间的求职经历,我觉得不管什么时候都不用胆怯,你和HR是一个平等的角色,这份工作不适合你就换一个,放平心态,调节压力,积极找工作,要相信总有一份工作适合自己。
(学生记者 谭选妙 采访整理)
行动起来,
压力才不会太大
廖金花 外语学院(外贸业务员)
能找到现在这个工作,我觉得最重要是敢于尝试。唯品会并不是我的第一次面试,大四上学期我去了一个土建学院的宣讲会,想了解翻译类的工作,但是闹了个大乌龙,发现全场坐的都是土建学院的学生,只有我一个外语学院的。尽管如此,我还是交了简历,但是被工作人员很客气的叫了出来。当时还是有点失落,但是转念一想,觉得也没损失,也就不失落了。其实当时也有在备考研究生,也还参加过其他招聘会,投过其他简历,慢慢的就积累了许多经验。
作为一个求职者,我认为工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否定自己。我始终觉得自己并没那么出众,但是我敢于尝试,因为你不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就算失败了,也只能说明某方面不行,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我能发光发亮的地方。
我还注意到我身边很多同学都是处于一个巨大的信息差当中,建议学弟学妹们就是多去关注时新的热点,去打破信息差;还有趁寒暑假多实习多经历多尝试,不要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你要从实习中获得经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让自己的专业限制自己的就业,即使是选择了很对口的工作,也还是要学习很多东西,因为工作中所用到的和学校学习的总归是不一样的,那既然都是要学习的,也不一定非得找一个专业非常对口的。
专业仅仅是一个技能而已,要大胆去开拓,因为你不探索永远不知道你的边界在哪。
(学生记者 杨敏燕 颜姣霞 采访整理)
想做就去大胆做
宋佳秋 中文学院 (新媒体运营)
我投简历的时候是进行海投,瞄准一个岗位之后就去进行投递。我当时是海投了大概七八十份简历,最后收到的回音只有十几个。那一段时间我自己一个人在杭州参加面试,约面试,被拒绝,又面试,又被拒绝,不停地约面试然后一直被拒绝。但我想着不能放弃,我要坚持下去。我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我海投500家的简历,只要能收到50个面试的邀约,我相信总有一家肯定会要我的。
大三实习结束之后发现我并不热爱教师这个岗位,我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工作,相比起来更适合一些创新性的岗位。于是当时做了一个比较大胆的决定,转行去做了新媒体的工作。所以在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我看到新浪微博在招实习生,就去投递了简历,之后便在新浪微博的新媒体运营部门做了3个月的实习生。
我觉得比赛经验在现在的企业求职中非常重要。比如说你在交简历的时候,HR不怎么在意你的在校职位和干部经历,他更在意你能为公司创造什么价值。他只看两点,第一点是你的项目经验,第二点就是你的实习经验。我建议学弟学妹们在大学里能参加比赛就尽量的多去参加比赛,特别是一些含金量高的比赛。像我们学校的互联网+大赛、三创赛、电子商务大赛等等。这样的项目经验写到简历上是很亮眼很加分的,哪怕你最后只拿了一个院赛的奖或者校赛的奖,对你来说也是一种收获,一种成长。
在大学里多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能够更往上提升,不要让大学四年荒废。无论是去参加比赛,还是去参加课外实践,将来对你工作一定是会有帮助的。对于现在的这份工作,我会觉得我的价值不止于此,我能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但其实人在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目标,最起码现在这份工作能教会我一些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能给我带来成长,我觉得那就是可以的。
在找工作这方面,我认为兴趣很重要,要去做自己喜欢的行业。我还是会觉得你在大学最重要的阶段就是要清楚你未来想要做什么,定好你的人生目标,有自己的人生规划。 (学生记者 莫江欣 采访整理)
要善于抓住机遇
高用智 机械学院 (企业销售经理)
我觉得找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机遇,多给自己选择的机会吧,找工作要自己争取,多去参加、多去了解总归能获得一些经验。
对于毕业生们来说,参加校招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我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参加了很多次的校招,当时面试的公司基本上都是通过了的,所以我的选择还是蛮多的。现在的这份工作是我经过再三抉择后选择的,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找工作还是要先考虑专业对口,这样的话在工作的时候可以减少一些麻烦,并且也可以学到更多专业的知识。其次是薪资待遇问题,在这方面也是谈得比较愉快的。还有关于工作单位的距离远近问题,当时在楚天和中铁二十三局之中选择楚天也有这个因素的影响。
对于面试我认为简历是一个很重要的门面,有的人简历内容少,就把字体放大,这也是不自信的表现,在我看来大学要多参加比赛多丰富自己的经历,这样简历才不至于没话写。大学的暑假、寒假是最轻松的,我们也应该趁着这个时间抓住机遇多参与社会实践或者工作实习,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像我自己之前在黄花机场实习过,从事的也是机械有关的工作,因此在面试的时候也天然的比别人多了一点点的优势。
对于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我的意见就是要抓住秋招的机会,多去面试。其次要对自己想去的企业有一定的了解,对于一些企业没有把握住的话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前去网上或者其他途径了解一下。我们不应该太执着于某一个企业,总是会有更多的机会,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并且挑战它。
(学生记者 杨敏燕 颜姣霞 采访整理)
前往大城市开阔眼界
王凯辉 (报社编辑 )
关于找工作这件事情,我在地域上的选择会比较慎重。对于自己的眼界和能力提升这些方面,大城市带给我们的都会比小城市要多,尤其是工作一段时间后,这种感受更加明显。所以求职时就希望能去大城市工作,开阔自己的眼界。
在寻找这份工作的过程中,我也有焦虑过。由于我本科是学广告的,假如没考上研的话,可供我选择的道路只有去广告公司,每天加班加点熬夜做方案、写文案,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工作。于是我专心准备考研,最终成功上岸,直到硕士毕业时,我正式开始找工作,不断地海投简历,之后我便收到了许多面试邀请。
参加面试时,有一份好的简历是很加分的。将简历做好一点,我们至少可以先拥有一个面试的机会。我们要把自己的经历包装好、把它数据化,比如说参加过多少比赛、获过多少奖这些你都可以写清楚,这样招聘方一看就能清晰地知道你读书期间做了什么,有没有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
同时与招聘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投了简历之后,招聘方已经回复我们之后又没后续的沟通,不用着急。其实招聘方是很忙的,当然除非特别优秀,他不一定能记住我们。若是投了之后他没有得到回应,这时我们可以主动地去联系他。当初我投简历的时候,他说下周回复我,我就会间歇性地主动问一下现在进展怎么样了,然后他就会就会得到他的回复,这样一来二去,我们就保持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其实一直和他保持联系,只要方式恰当,不打扰到他,他就会觉得咱这个人特别想来,态度特别端正,可能就会更快收到入职通知了。
(学生记者 朱广闻 刘梓莹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