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学院校报数字报纸

2023年5月22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3-0827/G

湖南理工学院校报副刊 牧童的过失(节选) 雪之狂想 如梦令 诗歌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湖南理工学院校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牧童的过失(节选)

编者:岳阳生态景观独特,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孕育了大量的生态文学经典文本。近日,中文学院党委书记杨厚均主编的《文学中的“一江碧水”》新书发布,收集整理了自古以来有关岳阳的生态文本,并附有中文学院教师的文本解读。现选其一篇,以飨读者。

牧童的过失(节选)

彭家煌

七月的太阳虽然到了下午四点钟,还是火一样烧着,而且路上的沙子也像炒得热烘烘的栗子;不过他们虽则全是科头赤脚,也并不在乎,因为他们在路上一点不停留,牛子要馋嘴,他们总不许,以为毛家坝有好草,有好水,尤其有好鱼,到了那里,不就彼此两便了吗?牛子也像知道他们的好主意,并不怎样的执拗。

一到毛家坝,荷牙子首先把牛绳随便的系在草地的一株小树上,其次就是他自己,匆匆忙忙把身上的褂子剥掉,把裤刮下来,丢在沙上,几乎要把它扯得稀烂,再从老远老远的地方排了个阵势,嘴巴把气封足,开始狂奔着,奔到坝边,纵步跳进水,“扑通”一声,水沫腾上三四尺高,人沉在水底,他还故意攀住水底的泥泞硬要两三分钟久才浮起,他仿佛要那样才对,要那样才算过瘾,因为水里也实在比岸上凉快得多啦!并且不使得成妹子见了,对他弟弟这样叫喊道:“哎呀,你看他哟!”那有什么趣味呢?

她既是头一.次同他来看牛,他应该做点花样使她看得第二回还想来才是。

再次是荷牙子像耍太极拳一样, 把坝底的泥沙闹得翻起来,水浑了,鱼儿躲藏了,看不见人,他才动手捉,一面叫成妹子和他弟弟在沙上掏洞,掏得见水,然后将他丢在沙上的鲫鱼,寸把长一个的养在洞里,成妹子才八岁,他弟弟才六岁半,他们干这种事业也颇能胜任。

摸一阵鱼,玩一阵水,玩累了,荷牙子就躺在水边把沙子将自己藏埋起来,他弟弟和成妹子也帮着经营这丧事。在平常,他一个人牵牛到那里时,他未尝不想真正葬在那沙里的,可是这时候啊,他全不那样想,他只静静的闭着眼躺着,让他们去葬,等沙子堆满了,他一翻身跳出这坟墓,而且滚到水里大活而特活了,不但如此,他活得更起劲,在水里他还来点俯游仰游等的花巧,有时全身潜在水底还能爬行三四尺远,多自由!多有趣!

……

她两手撑在沙上,弯着腰,两脚轮流打着水,像山羊走路.渐渐的她胆大了,公然把身子浸在水里只剩出个头,打得水点跳上来几尺高,像成妹子这种游泳法,荷牙子的弟弟也会的,也伏在水边凑热闹,小坝里有了三个这样的人物,真是天都闹得转,水珠像雨点一般不绝的酒在头 上背上,真清凉!

……

他不敢走回去,尽咨嗟叹息的留在毛家坝,看看坝里的水,静静的又澄清了,鱼儿们也在水面吐气了;看看两岸的沙子白茫茫的起伏的,而且枯燥的;看看天边,日光全没了,云彩一列一列嵌在青天上,鱼鳞般闪耀着,而远处的树林却现出阴森而沉郁的样子;看看自己的家,家在山那边,并不远;望望自己的脚下,禾田在眼底下旋转,鸣虫到处向他嘲笑,沙洞里的鲫鱼冷静的翻着白肚皮,怪可怜的,可是谁料到它们的暴君于今恶贯满盈了,流亡在荒岛,自生自灭,没人过问吗!真是,他那时孤单旁皇的,在坝边很害怕,同时还起了点身世之感呢!

(《出路》大东书局1934年版,第176- -185)

[解读]

《牧童的过失》是彭家煌192954日创作于上海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十岁的乡村放牛娃荷牙子(小男孩)带领八岁的小伙伴成妹子(小女孩)去毛家坝嬉戏游泳。被大人发现后,小男孩被训斥为勾引人的“畜生”“死鬼”“野种”,小女孩被指责为“杀千刀的,不要脸的婊子”。在大人们看来,这实在是牧童荷牙子的“过失”。而与看得见的牧童的“过失”相对照的是一 大人们没有被发现或被小孩子发现却不予承认的“男盗女妈”,人们竟然“视而不见”,这种表里不一(心口不一)的言行与小孩子们的自然澄明(身心一致)形成鲜明对比。彭家煌以儿童的天真无邪(言行一致)反衬成人的道貌岸然(心口不一),以乡村美好的自然山水反衬乡村丑陋的人心人性,用反讽的艺术手法揭露了乡村存留的以贞节观为核心的伪道德和戴着虚假面具的丑恶人性,表达了作者对故乡自然山水的深切热爱和对纯真童年的无限留恋,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及其关系的思考。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彭家煌的生态观念。

以上节选的小说主要展现的是乡村小伙伴们忘我嬉戏于山水中、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场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人与动物是心心相通的一“牛 子也像知道他们的好主意,并不怎样的执拗”,牛子善解人意,明白小主人急切玩水的心理,顺从地跟着前往。人与水也形成了默契,溪水敞开怀抱接纳了放牛娃,让他在自己的身体中纳凉解暑,让他在小伙伴们面前肆意表演,而放牛娃也仿佛变成了溪水中的一条鱼,与溪水融为一体,成为溪水的一部分。而孩子们的游戏。用沙子把自已埋起来,既是一种写实,也可以看成一种象征,人生活在土地上,也终 将回归土地的怀抱,与山水为邻,与自然一体。在自然山水中,孩子们忘我嬉戏,甚至暂时忘却了性别的差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都保持着高度一致性,形成了自我、他人、自然“三位一体”的关系,建筑了自然和谐美好的人生境界。(周爱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湖南理工学院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