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学院校报数字报纸

2023年11月25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43-0827/G
借《平凡的世界》,悟平凡世界的可贵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湖南理工学院校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校一书”投稿登选

□ 作者 赵琳琳 王俊

编者按:新时代奏强音,新阅读启航程,借《平凡的世界》,体悟平凡世界的可贵,在奋斗中成就不平凡。】

 

我们都是孙少平也是孙少安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赵琳琳

 

“温暖的季风吹过了绿黄相间的田野,蓝天上,是太阳永恒的微笑”,这幅从孙少安眼中借来的光景,旨在点明昏暗的双水村,但也无不指向每一个当下人,在这个最好与最坏相交织的年代,这句箴言在我们当代人身上好像更加妥贴。

从《平凡的世界》遥看孙少平,他受过教育的洗礼,虽出身农村但内心始终有一只奔腾的野马—要去闯荡。身后有大哥的支撑,父母亲的支持,让他有机会告别心中的“井底之村”,去寻找更宽广的“世界”。而这个时候,人往往会陷入自我的荒漠,而尘土飞扬,自我蒙蔽的慧眼,沉溺于自我的狂妄自大。但好在,孙少安扼制住了滋生的这种恶魔,敢于放下“文化人”的这种身份,去揽工、去煤矿厂,毕竟这种认知是沉重的。相比我们词条热搜“放下孔乙己的长衫”,映射出自己的影子。我们知道,学历是通往社会的敲门砖,但也是我们下不来的高台。当今社会,一批又一批的学子走向高校,但最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是找不到合适定位工作,人们深谙其中的真谛:自以为读了一些书,也行了一些路;见过大城市的喧哗,也目睹穷乡僻壤的落寞,感觉明白了人生的大道理。然而道理定位背后,不一定都是雨露与玫瑰,我们往往因寻找鲜花满枝的栖所而迷失园囿,并因此倍感疲惫。所以,脱不下长衫的不是知识,而是思想,卸掉思想的枷锁。我们要向孙少平看齐,走下“自己为自己搭的高台”,年轻有朝气,有过自卑和矛盾,但回归生活,拒绝内耗没有好高骛远,没有高人一等,经历各种磨难,夺回对自己生活定位掌控权!

再看孙少安,和父亲一起扛起生活的重担,把读书的机会留给弟弟妹妹。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愤愤不平,“顺理成章”开启庄稼人的生活。开办砖厂成为有名的农民企业家,看得出他是读书的料儿,但他接受命运的安排,从来不认输。读书时不认输,种庄稼比别人出色,不管选择那条路,都能走向成功,因为他敢于面对一切,且稳扎稳打。反观,今天“躺平”“摆烂”的众多年轻人,作为一种停下脚步的生活态度,当一条闲鱼,顺其自然。这样的他们,是无法体会:孙少安,直面人生,砖厂一波三折,又一次复燃,成功的喜悦。睡不着的不是生活有压力的人,而是有目标的人。因此,我们无法选择生存的时代,但可以决定自己生活的态度,因为生命的荒漠里每一处都有永在的甘泉喷涌而出,命运的每一处空旷地都可以浇灌出沉甸甸的人生穗粒,向我们证实人生的重量。

我们窥现并打破生活的桎梏后,所迈向的是不断超越自我的眼界,我们都是在灵与肉、自我与他者、生之有涯和美之永恒的矛盾间挣扎求索的阿Q,渴望开辟人生的新境界。但生命的能量并不像我们期待的那样时时喷发,却也并非完全禁不起推敲,一切崩溃和欢愉都可以被云淡风轻的一扫而过,也可被赋予沉重的意义,正如平凡中的孙少平和孙少安。

 

生活的镜像,人性的光辉

教育科学学院 王俊

在整个研究生生涯的低谷,我与《平凡的世界》悄然相遇。这部描绘普通人生活的长篇小说,如同一颗种子,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田。作者路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普通人在时代变迁中平凡却又坚韧的人生画卷,每一个细节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让我无时无刻都感受到生活的厚重和温暖。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这十年间的社会背景为舞台,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就像是一座座雕塑,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的眼前,他们中有的步履蹒跚,有的目光坚毅......每一座雕塑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情感、理想和追求。这些人物仿佛就是生活的一面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活的多元和丰富。

其中,最吸引我的人物莫过于孙少安。他虽是一位贫穷的农民,但他的生活却充满着坚韧与希望。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难的生活条件没有打败他,反而激发出他内心的强大力量。他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困苦,凭借非凡的毅力和韧性,努力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他的人生经历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懂得:哪怕生活再艰苦,也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去为自己、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实现自身的价值。

另一位主人公孙兰香,也让我感到心灵的震撼。她是一位出身贫寒的乡村女孩,却拥有超越现实的梦想。她渴望知识,渴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家庭的贫困并没有让她放弃过对知识的追求。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乡村,成为了一名有尊严的知识分子。她用她的人生经历,向我们诠释了: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不仅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可以改变社会的面貌。

《平凡的世界》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普通人真实的生活写照,更是一种人性的光辉和价值,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在困境中如何不屈不挠地追求美好生活。这些人的经历深深打动着我,让我深刻地明白:生活的艰难虽然可以折磨我们的身体,却无法打垮我们的精神,怀揣梦想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

作为一名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我深感这部小说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示:教育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品格和毅力。我希望我能够将《平凡的世界》中所学到的人生哲理和奋斗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孩子,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平凡的世界》也让我认识到了社会对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我们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出更多的孙少平们,让他们有力量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追求自己的理想。这种责任不单单在于学校的教育,也依赖于社会的支持和鼓励。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我们万万不能忽视他们的潜力。

《平凡的世界》还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生活中的确有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毅力、有信心就一定能够战胜它们。无论我们来自何处,无论我们的生活有多么平凡,我们都有权利追求不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世界》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它指引我理解生活的意义、明确人生的目标。它教给我如何在困难中坚守信念,如何在平淡中找寻伟大。这部讲述人性光辉和价值的小说将会引导我走向光明的未来,帮助我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更好地履行我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平凡的世界》以其永恒的主题——爱、希望、坚韧和奋斗——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它不仅仅是一部书写人性光辉的小说,更是一首赞美生活的诗歌、一种鼓励我们积极向上的力量。

最后我想说,这本书既让我们感受到希望与力量,又让我们相信:即使生活再平凡,只要我们有梦想、有勇气、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非凡世界。让我们一同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不平凡之路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湖南理工学院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