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学院校报数字报纸

2023年11月25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43-0827/G
借《平凡的世界》,悟平凡世界的可贵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湖南理工学院校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谢芸:押花,让生活常驻明媚中

□ 作者 吴光华 白佳丽 罗宁熙

一朵花的生命应该多长?押花艺术,通过以押制好的花材作为创作的基本材料,依照其形体、色彩和质感,设计制作成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植物制品,也让植物们精彩的生命瞬间得到延续。

在近期落下帷幕的湖南省花博会上,校人事处的谢芸荣获特等奖。“在参赛的项目中,特等奖只颁发两个,这给了我莫大的鼓舞”。谢芸这样表达了自己获奖后的心情。

两幅以大熊猫为主题的押花画被评为金奖。“山是生菜叶,用树皮构成大熊猫,兔尾草通过不同的染色处理后用来编织成大熊猫的毛发,溪流中裸露的岩石是氧化后被压成干花的香蕉皮……单单是一部作品就用到了将近五十种植物”谈起押花,谢芸变得滔滔不绝起来。

从最初的花材的制备,到后来的作品构图,乃至到最后的装裱、保存等处理,几乎都靠谢芸独立完成。准备比赛的一个月间,作为学校人事处的老师,谢芸每天除了要工作八小时外,还时常要为参赛作品的制作一直熬到凌晨一点。“那段时间确实很累,但也很值得。”

从最初开始接触押花至今,已经过去将近四年的时间。2020年,由于疫情居家隔离,谢芸初学押花。

“我自己平时就非常喜欢养花,朋友同事都叫我“花痴。”从网上自学,模仿相关作品,自己制备材料,慢慢地,谢芸遇见了她押花之路上的瓶颈。“在自学的时候,有时会不理解为什么别人可以做成那个样子,而自己却不行。”

后来,谢芸开始了她的“四处求学”,从大陆到台湾,再到日本、美国,她寻找到了各种各样的老师,开始系统地学习了大量的押花技巧和知识:“通过加入国际押花学会中国分会,从初级课程一点点学到高级课程,我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高级押花师。”不过于她而言,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技巧和知识外,老师们的影响更为深刻。“我遇见的老师们都很有自己的艺术个性,都很注重自己生命的表达,当然,也都非常热爱自然与生活。这些深深感染了我。”

谈到押花和生活,谢芸有着自己独特理解:“我在押花上投入的时间很多,但我丝毫不觉得它浪费我的时间。相反,与押花相处的每一分钟,我都十分享受。与押花相处的越久,就会越让我觉得我是在无限接近自然,这被我们很多人都忽略了。”

她觉得,面对自然,做的不应该只是空叹美丽,接近自然,是一种疗愈,同时也是对自我内心丰盈和修行。

“当你要去押一朵花时,你会去考虑应该从正面还是侧面;你要去分解一株植物时,你会去观察它的叶子、茎、干然后;你还会仔细注意这朵花是盛开,还是待放含苞……这些不仅仅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还能让一个知道,他应该怎样去欣赏我们的自然与世界,如何去热爱我们的生活。”

为了自己的爱好,谢芸在家中设有一间自己的押花工作室,取名“常驻明媚中”。一朵花从盛开到凋零,多数时候长不过几月,短则几小时,让花永远保持在它最璀璨的那一瞬间,是谢芸为工作室的取名由来,也是她对押花艺术的初心和追求。

在小小的一间工作室里,许多幅押花画挂在墙上,四年来收集各种各样的植物制成的押花材料严密地保存在四五个整齐堆放的收纳箱中,桌上、墙角、纸箱中随处可见的,是她用押花装饰的镜子、项链、台灯、手提包、笔记本、贺卡……她定格了花的生命,也定格了独一无二的岁月:“每朵花、每棵植物无论再怎么相似,它们终究不同。同一个人在做不同的作品时,他所倾注的感情也是不同的。”谢芸的工作室里,常驻着植物的幽香。

“让艺术走进生活,让生活更加艺术”——这是谢芸押花工作室的宗旨。挑选出生活中日常可见的植物作为作品的素材,借助手中的精巧工具与技巧,将这些美丽的生命固定并保存下来,让它们以一种永恒的状态展现出来。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有美丽的鲜花,还有经过时间洗礼的叶子、树枝,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素材在她的手中却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在她看来,相较于绘画、音乐、雕塑等其他具有较高门槛的艺术,押花离人们的生活并没有那么远。

“我在学校开设了押花的选修课程,很抢手。在中学也开设了一些相应的押花普及班,同时会在一些公司或者单位的团建上教大家押花,或者就在工作室里教感兴趣的亲友和同事。所有材料我都会提供,并一一教授。大家学得都很快。

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努力,能让更多的岳阳人认识、接受并喜欢上押花,能够让更多人的生活与心灵常驻明媚中。”谢芸说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湖南理工学院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