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理工学院校报数字报纸

2023年12月15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3-0827/G
美食·印象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湖南理工学院校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侘傺

□ 作者 刘安琪

老家在益阳偏北的县城,江水穿过土山包,浸着石头。江对岸是汉寿,脚下黏稠的红土,便是沅江。

竹子、茶叶、红薯、水稻……在这什么都能长一点,橘子树低低矮矮占了大片山包。不过不到收橘子的时候,它们不会比红薯显眼多少。

这儿的橘子不有名,且多少命贱。

湖南浆糊般的秋天常常糊在橘子上,晒上几周,再泼上一整夜的大雨,橘子皮受不住,在潮湿里炸开来,划出道带着露珠的、血淋淋的裂口。几个月风吹日晒的哀怨飘在风里吹走了。破了又没吃得掉的,会堆在树下或塘边做肥料。

叶片间月色并不均匀,橘子披着微弱的光,等着不久后的收割。

各家摘橘子的日子并不重合,大约是国庆后。板车托着竹筐和小孩爬上坡拐进林里,中午过了一点,小孩跑在车前,板车摇摇晃晃地跟在孩子后面,他们一上午的活就干完了。老旧的木板载着喜人的亮色下坡来的时候,它以前是棵什么树呢?也没有人在意了。人们将一筐筐橘子搬下来,抬进堂里阴凉处。

外公坐在长板凳上,端起印着花的大碗,乘上满碗凉水,大口大口灌进去,扒上两口饭,挑一筷子辣椒吃了,人才又活过来,他们又开始说话。

饭桌上话题难免倒向橘子。

卖橘子是个严肃事,是自己运到外面去卖还是卖给收橘子的,早卖还是晚卖,都是赌博。年年都讨论,年年都是每个方式各卖一点。村一年年的老了,以后大概更多会卖给收橘子的大卡车吧。

现在我在大学门口买着两块钱一斤的橘子,姐姐在北京橘子五块一斤,微信问了声,今年来村里收橘子的收四毛五一斤。听后瞠目结舌,觉得多少有些胡闹。

土山包里的橘子虽便宜但也一年年的长着。

这儿的橘子大多皮厚,容易剥。以致剥皮还有些讲究,要以蒂为中心撕出几瓣花来,每瓣大小相似,绝不有零碎的果皮。秋天里去牌桌底下一瞅,瓜子皮花生皮间混着黄黄绿绿的“海星”。吃到冬天,这一年的橘子就比红薯更不显眼了。

没名气没价格也有些自个儿的原因,比如不甜。

有些是没滋味,吃进嘴里寡淡得很。且不像馒头嚼着嚼着生出点甜来,平淡得仿佛吃了团空气,感触还不如口热水深。另外大多数则是酸。我是很喜欢它的酸的,甜橘子哪里都有,酸得恰到好处的不可多得。酸而不苦,正正好让人眉头一跳的刺激,在口腔里喧嚣着,说它可不是一心二用间随便吃下的零食。

收橘子的来了,外公笑着给来人递烟。一群人搬了几趟,堂屋渐渐空了,大卡车还有许多空,它还要沿路接着走,一家一家。

牙齿被橘子刺了一刀,我不由的想起那道裂口,撕开月光,刺入眼里。它在哪呢?融化在地里还是在叹息里被咽入腹中?

种橘子的人渐渐走了一些,土山包上依旧是低低矮矮的树,老板车睡在堂屋角落,等下一场重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主办单位:湖南理工学院校报